教育随笔:班级活动区设置
在学习、工作生活中,大家没少接触或者看到经典的随笔吧?随笔可以观景抒情,可以睹物谈看法,可以读书谈感想,可以一事一议。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随笔有哪些呢?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随笔:班级活动区设置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活动区活动是幼儿在园的一项重要活动,这学期为了解决大班班额过大,临时分出了一个新班级。我接手新的班级。新的班级全部的资源就是:1个老师、30个孩子、若干桌椅,新的班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,需要熟悉孩子、创设环境、建立班级规则等,单人单班的压力可想而知。面对着空空的活动室,我心中犯了嘀咕,我该如何为孩子创设环境?活动区该从何着手开展?
俗话说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我们班级的最大的资源便是30个聪明能干的孩子。大班孩子动手能力、创造力都很强,有强烈的任务意识,老师一个人的头脑和双手能想能做的事情有限,但30个孩子的力量是无穷的。我决定依靠团队的力量,师幼合作着手创设活动区。我首先将孩子分成了5个小组,每个小组讨论确定一个感兴趣的区域,然后由小组长牵头带领小组成员选择活动区的位置、收集活动区的材料、确定玩法等,有需要全班收集的材料,由小组长向班级发出倡议,教师主要听取小组的意见,提出合理化建议,协助制作一些大型的玩具,其余的工作则交给小组自主完成。孩子们很快就商定了班级区域的种类:表演区、建构区、美工区、语言区、饭店、玩具交换区。这些都是他们在原来的班级经常玩喜欢玩的区域。比如玩具交换区,是小朋友将自己的玩具带来,放在里面互相交换玩,这个是孩子们在中班就开展的一个区域,十分热门。各小组确定好位置,做好计划,便开始热火朝天地准备起来。我跟孩子们约定,每天上午孩子们尽情地玩,下午区域活动时则是准备材料的时间,有需要制作的玩具在美工区制作。
一个周以后,各个区域初见雏形:表演区有孩子们从其他班级借到的是绸子、演出服、各种自制的打击乐器,与家长一起制作的头饰、面具等。玩具交换区有孩子们自带的若干玩具,孩子们将其分类摆放在纸箱子做成的展示台上;饭店液化气、操作台、饭桌、碗筷、菜肴等几乎都是孩子们在美工区自制的.,这个过程中,我只负责做粗活,比如挖洞、剪、拆等。
经过近两周的忙碌,孩子们已经可以在区域内开心自主地玩了。接下来,我的任务便是观察了解孩子们在区域内的活动,了解他们的需要。经过近一个月的实践,我逐渐发现了活动区的缺陷,比如饭店内食品菜肴种类太少,没有菜谱,没有特色;表演区缺少打击乐器;益智区内可操作的材料不足,活动不具有挑战性;图书角内图书没有分类,自然角缺少观察记录本等。诸多问题的存在导致孩子们在活动区内活动是保持兴趣的时间短,个别区域无人问津,比如益智区、图书角鲜有人问津;许多幼儿喜欢在一个区域内反复玩,不愿意尝试其他区域的活动……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?孩子的事情还是要让孩子自己解决,而如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,并解决问题?反思自己这一阶段对区域活动的指导,我发现自己一直不够重视活动后的评价分享环节,这也是这些问题一直存在没有解决的问题所在。找到原因,接下来我就重视每天的活动后的评价环节,引导每个小组说说自己区域存在的问题,找找原因,想想办法。我再将自己发现的问题抛出来,请孩子帮忙解决。经过几次讨论,各小组分别归纳出各自区域存在的问题,并将这些问题记录下来,在逐一提出解决方案,并着手解决。比如饭店菜谱由美工区活动人员负责绘制,再根据菜谱自己动手找替代物或动手制作。益智区将学过的加减运算融入棋类游戏中,提高益智游戏的挑战性,吸引大家参加;图书角设定出分类标志,推出“新书推介”栏目,向幼儿介绍本周新书的种类及内容;自然角分组装订记录小册子,组内成员轮流记录植物生长情况。活动区的更新进一步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、好胜心,孩子们这一阶段的游戏兴趣明显提高,对活动材料的收拾整理也更有条理性。
我和孩子的活动区口号是:我的地盘我做主!将活动区真正还给孩子,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自主的机会,这样既解放了老师,也锻炼发展了孩子!